欢迎来到公海555000(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青鸟专线2025】翰德助力 青鸟奋飞: 新闻学院师生到富民县开展交流和研学活动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5-04-01

为深入探讨公海555000jcjc与就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共识,绘就合作蓝图,3月28日下午,新闻学院副院长陈静静、综合办主任伍丽秀、学工办副主任袁晨玲、专职辅导员阿宗兵、兼职辅导员赵雨婷以及学生代表前往昆明市富民县赤鹫镇参加人才引介会,翰德供需对接项目成员参加研学交流活动。富民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华涛、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委员骆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丽雯、团县委书记李静怡、永定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赵凤娇、赤鹫镇党委书记王清龙、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周盈、半山耕云负责人尚艳萍出席活动。

引介会

近年来,富民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通过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的时代。为推动富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引介会开始后,首先播放了富民县的人才政策宣传片,介绍其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五大重点产业,同时出台系列人才政策,从引才、育才、护才、留才等多方面吸引各方人才助力发展。

富民县委组织部部长华涛介绍了富民基本情况,阐述引才、育才、服务等人才工作举措。富民距昆明主城近,有“滇北锁钥”之称,是昆明的“菜篮子”“蛋筐子”“米袋子”“果盘子”,还是全国现代农业科技化共建先进县。

2023年,富民推出人才品牌“才富行动”,吸引各行人才推动富民发展。富民县有三张牌,分别是动态发布英雄帖,聘请产业导师等;发布招才榜,对接企业与校地需求;打造聚才单,管理跟踪服务高校毕业生。并且有人才悦享会、院士行、建平台等板块;富民还构建六大底数库,开展“三联系”,开通人才专列到多所高校带编直聘。华部长还提到,在富民就业创业压力小,交通便利,生活美好,诚邀各位同学到富民发展。

新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赵凤娇在2021年毕业后来到富民发展,本次引介会上,赵凤娇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在富民县工作感悟,介绍学院所学与工作联系、并分享在基层工作的体会。

她提到了两个指标:一、技能指标,在新闻学院所学的公众号运营、采访写作等技能能够为工作奠基;二、软性指标,培养工作敏锐度、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帮助她在处理社区矛盾纠纷中发挥了作用。基层工作能锻炼抗压能力,要保持初心,摆脱不良风气影响,高标准要求自己。欢迎来到公海710为富民县输送了多位优秀毕业生,富民县也出台优厚政策,打造发展平台,邀请新闻学院学生加入。

在提问互动环节,林淑怡、曾哲奎、邰龙倩三位同学分别就富明县旅游业发展的发展之路、退伍大学生就业以及企业文科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提问。富民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华涛、宣传部副部长李丽雯、赤鹫镇党委书记王清龙从富民县的资源优势、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解答,并提到富民县有云南首家青年人才驿站,且出台了解决应届毕业生等两地分居问题的办法。

研学交流

人才引介会结束之后,同学们到半山耕云田园综合体进行研学。丰富的研学课程和实践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知识、技能,增强对自然、农业、传统文化等的感性认识。弥补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次交流和研学活动,同学们在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心得,并表示要提升专业能力、做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做好讲述者,让沉默的成果发出更好的声音,保持记录者的初心。

之后,学院师生到赤鹫镇与当地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座谈。陈静静老师表示,欢迎来到公海710是扎根边疆的特色新闻教育基地,始终秉持着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办学定位。并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学科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新闻学院的优势与特色。

同时,陈老师转达了学院对加深合作,构建双向赋能的公海555000jcjc生态的愿景:第一,探索精准对接的公海555000jcjc模式,实现公海555000jcjc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第二,深化党建引领的合作机制,以党建加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打造校地党建共建品牌。第三,共建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在乡村振兴传播领域开展合作,针对富民县文旅产业的发展需求,可以开展富民故事全媒体的创作计划,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传播工作坊。

学院也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富民县携手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校地合作新范式,共同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具专业素养的新闻传播人才,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闻力量。希望新一年度的合作呈现新形式、新内容与更好的效果,借资源、平台、人才、技术推动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事务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度,助力校地合作。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孔陈杰、李典易、田静漪、成雨晴依次发表心得体会,他们表示此次交流参观触动很大,作为学生应提升专业素养,把目光放在实处,提升笔力眼力,把田间地头变成实践课堂,愿意把基层当成奔跑的舞台。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我校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方式,为教室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的平台,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附件

Baidu
sogou